初中数学课堂大问题探究的实践与思考
2023年12月27日 13:26
来源
作者
以初中数学课堂探究的两个片段为例,提出大问题的概念和主张。大问题具有大而根本、宽而开放和小而精当的特征,在初中数学课堂探究中主要事实探究的框架是:做做、想想、议议、练练。大问题是课堂探究的充分条件,而反省式思维是课堂探究的核心,反省式思维具有明确的目标、结论的不直接确定性、持续思考和行为连接或称反复、考察检验和探究等特征。在课堂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反省式思维成为必然。
在复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之后,教师问:“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,需要六组等量。如果减少等量,还能判断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吗?至少几个条件能够证明全等?”这个“大问题”就成为师生探究过程中的一个导航,在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中,师生围绕这个核心展开,并通过讨论一个条件(一条边或一个角对应相等)、两个条件(两边对应相等、两角对应相等或一边一角分别对应相等)、三个条件(两边一角对应相等、两角一边对应相等、三边对应相等、三角对应相等)等深入讨论判定的系列问题。
在这样的大问题的探究中,学生们的学习是一种整体性的学习。想想和议议充斥着整个探究的过程,在每一种分类讨论过程中,“不满足条件,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”“认为正确,举不出反例,必须加以证明”成为必要依据,学生们在猜想、验证的探究过程中,增强了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,分类讨论、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形成。
关键词:
上一页
相关新闻